來到肺炎疫情爆發的今天,特別是李文亮醫生逝世之後,好像出現了一些鬆動,多了一些人願意出來說:理解香港人當日的憤怒。
當雙方一次次努力想為彼此有形或無形的意識型態搭建橋樑時,都會讓它們不得不往俄羅斯靠攏。俄國甚至更明確楬櫫對大歐亞區域的各項計畫。
俄國相信,它最大的戰略挑戰,就是如何避免成為地緣政治思想家和前美國外交家茲比格涅夫・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所謂的「介於歐洲與中國之間的『黑洞』」。這個大陸流被玩家們用來增強它們的勢力根基,並扳倒其他玩家。」 但在今日莫斯科當局的眼中,這個想法卻會引來訕笑。政治上的無政府狀態,加上富藏能源,這裡變成了歐亞大陸上錯綜交織的動盪根源。由於莫斯科當局在政治上比較親近北京政府,而非目前以德國政府為首的歐盟,讓中國獲得龐大的戰略優勢。
文:布魯諾・瑪薩艾斯(Bruno Maçães) 歐亞超級新大陸 一種俯瞰的觀點 在「歐亞棋盤」上,有三位主要的玩家,他們坐落在棋盤上的西邊、東邊與正中央。每一次我們採取歐洲本有的嚴格態度來面對歐盟,這項大業就會面對強大壓力。如果這個說法感覺有點抽象的話,可以用「人口密度」來理解,人口密度的意思是「把人口數平均分配到土地面積上」,寫成數學公式就是:人口密度=人口數/土地面積不僅「數字」要運算,「單位」也要運算我們都知道「1萬美元」與「1萬元台幣」是不同的金額,雖然在數字上它們都是1萬,但是由於單位不同,所以這是兩個不同的金額。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圖一、密度的「愛心形」公式。所以在這裡,我希望強調:「定義」這兩個字是一個關鍵詞,看到這兩個字時,先不要先問為什麼,而要改問「這是什麼意思」。物理量的定義(在此是密度),通常以類似的語句來表示。特別是那些覺得物理公式「很難看、很抽象」的同學,希望在閱讀本文之後,能多看到一些物理公式的美。
計算題通常較簡單,會計算就好了,但應用題就比較複雜了,如果不懂「題目的意思」,即使會計算,也不知到該從何處開始著手。這個除法運算的背後思維,就是「分配」,不是嗎?以密度為例,課本大多會這麼寫:「物體每單位體積內所含有的質量大小,稱為密度」。
這類幫助記憶的方式,雖沒有物理意義,卻饒富趣味,同學可以盡情發揮想像力、聯想力、創造力。但對於高中程度以上的同學,若遇到需要考慮有效數字的問題時,在驗算的過程,還要考慮到由於體積只有兩位有效數字,因此答案最多也只能有兩位數字,因此需要對計算所得的結果,四捨五入,只留下兩位有效數字,因此最終的答案是7.9 g/cm3。所以,以這三個字母為「符號」來表示這三個物理量,是很多人的第一個難題。進一步說,質量所表示的是「物質的量」(物體內所含有的物質總量),所以,密度就是「把所有物質平均分佈到物體所佔空間」的結果。
除法的含義是「分配」在中學階段,物理公式不外乎四則運算,簡單的「加減乘除」而已,可是為什麼會困擾這麼多同學呢?因為,大多數的同學都忽略了,在數學問題有「計算題」與「應用題」之分。而單位的選擇,因題目而異,以方便與常用為原則。待這兩個觀念搞清楚之後,我不知道還有多人會有疑問:為什麼質量除以體積會等於密度?我相信很多同學都能「把公式背起來」,但能「把意思說清楚」的人應該不多。再以密度為例,看到定義中的「每單位體積」這幾個字,要知道它們的微言大義
不過受限保密協定,論壇無法直播或轉播。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系統科學與工程中心(John Hopkins CSSE)的即時地圖網站顯示,截至今日上午12點33分,全球確診感染武漢肺炎的病例來到4萬5183例(其中有4萬4665例來自中國),累計死亡1115例。
2月12日自上午8時30分開始,直到下午5時30分結束。而中國病毒專家鍾南日前指出,新冠狀病毒的潛伏期最長24天,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沙伊布昨(11)日表示,對冠狀病毒的了解仍處於早期階段,現在還不完全清楚這一病毒的潛伏期會持續多久。
2月12日則是從下午3時30分進行至2月13日凌晨0時30分。全世界必須清醒過來,將其視為頭號公敵。不過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卻不如此樂觀,譚德塞稱,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威脅可能比恐怖主義更嚴重。不過為了消弭歧視,世界衛生組織(WHO)2月11日將武漢肺炎定名為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是冠狀病毒(corona virus)英文縮寫,D是英文疾病(disease)的首個字母,2019年代表疫情爆發的年份,根據聯合國新聞,中文可以翻譯為「2019年冠狀病毒病」。《中央社》報導,根據瞭解,這次專家論壇將在日內瓦舉辦,自日內瓦時間2月11日上午7時30分開始註冊,上午9時開幕至下午6時結束。這也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標準格式,可用於將來發生的任何冠狀病毒疫情。
中國傳染病學專家鍾南山昨(11)日接受《路透社》專訪時表示,基於預測模型,中國新冠肺炎將於本月下旬出現高峰,疫情有望4月終結。參加日內瓦研究與創新論壇的專家將在今明兩天討論疫情的這一方面和其他許多問題。
」 譚德塞還說,目前仍在研發疫苗,尚未出現有效診療方法,最快18個月後將誕生首支疫苗。」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擁有一個名稱很重要,可以防止使用其他可能不準確或汙名化的名稱。
譚德塞昨日於全球研究及創新論壇上表示:「目前有99%的病例都出現在中國,對中國而言仍是非常緊急的事件,但也對世界其他地方構成非常嚴重威脅。」 不過我國指揮中心今日指出,有關武漢肺炎之正式疾病名稱,為與WHO公布之國際資訊接軌,並使民眾方便理解,由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所引起之肺炎正式稱呼為「COVID-19」,仍可簡稱為「武漢肺炎」。
換算為台灣時間,論壇將於2月11日下午2時30分召開,下午4時開幕並進行至2月12日凌晨0時」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擁有一個名稱很重要,可以防止使用其他可能不準確或汙名化的名稱。」 不過我國指揮中心今日指出,有關武漢肺炎之正式疾病名稱,為與WHO公布之國際資訊接軌,並使民眾方便理解,由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所引起之肺炎正式稱呼為「COVID-19」,仍可簡稱為「武漢肺炎」。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系統科學與工程中心(John Hopkins CSSE)的即時地圖網站顯示,截至今日上午12點33分,全球確診感染武漢肺炎的病例來到4萬5183例(其中有4萬4665例來自中國),累計死亡1115例。
換算為台灣時間,論壇將於2月11日下午2時30分召開,下午4時開幕並進行至2月12日凌晨0時。譚德塞昨日於全球研究及創新論壇上表示:「目前有99%的病例都出現在中國,對中國而言仍是非常緊急的事件,但也對世界其他地方構成非常嚴重威脅。
不過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卻不如此樂觀,譚德塞稱,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威脅可能比恐怖主義更嚴重。《中央社》報導,根據瞭解,這次專家論壇將在日內瓦舉辦,自日內瓦時間2月11日上午7時30分開始註冊,上午9時開幕至下午6時結束。
不過受限保密協定,論壇無法直播或轉播。不過為了消弭歧視,世界衛生組織(WHO)2月11日將武漢肺炎定名為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是冠狀病毒(corona virus)英文縮寫,D是英文疾病(disease)的首個字母,2019年代表疫情爆發的年份,根據聯合國新聞,中文可以翻譯為「2019年冠狀病毒病」。
參加日內瓦研究與創新論壇的專家將在今明兩天討論疫情的這一方面和其他許多問題。這也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標準格式,可用於將來發生的任何冠狀病毒疫情。2月12日自上午8時30分開始,直到下午5時30分結束。而中國病毒專家鍾南日前指出,新冠狀病毒的潛伏期最長24天,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沙伊布昨(11)日表示,對冠狀病毒的了解仍處於早期階段,現在還不完全清楚這一病毒的潛伏期會持續多久。
」 譚德塞還說,目前仍在研發疫苗,尚未出現有效診療方法,最快18個月後將誕生首支疫苗。中國傳染病學專家鍾南山昨(11)日接受《路透社》專訪時表示,基於預測模型,中國新冠肺炎將於本月下旬出現高峰,疫情有望4月終結。
2月12日則是從下午3時30分進行至2月13日凌晨0時30分。全世界必須清醒過來,將其視為頭號公敵
」 這種以病毒為由的言論攻擊,可能是舊有的排華和不信任的累加,然後在這次疫情爆發之後產生「我就知道華人不文明,他們到底有沒有在注意衛生?」「他們可以不要什麼都吃嗎?」「疫情每次都是從那裡開始的。」 基於我跟A的交情和了解,我相信她不會用歧視性的眼光看我。